有些美好,總以為只存在于別人的故事里。直到這個夏天,我在巽灣的海風里,親手觸摸到了它的形狀。這是我在星河度假村度假時,最想放進備忘錄的一段經歷——關于一瓶純植物精油,關于陌生人的善意,更關于“被溫暖后,想成為溫暖傳遞者”的奇妙循環。
故事的開始:朋友遞來的“小確幸”
出發前,余總往我行李箱塞了瓶林科龍腦純植物精油:“純植物提取,平時肩頸酸了抹抹帶著備用。”我笑著應下,只當是老友間的貼心——度假嘛,能有什么“用武之地”?直到遇見老陳,遇見袁大姐,我才明白:有些善意的種子,總在最需要的時候,悄悄破土。
第一幕:老陳的“回暖”日記
老陳是我二十年的老友,剛經歷了一場嚴重貧血的折騰。“大夏天蓋兩床被子還冷,手腳像泡在冰水里,說話都得攢著力氣.…” 他縮在度假村的藤椅上,眉頭擰成結。我翻出那瓶精油:“要不試試?純植物的,平時抹著能幫著放松肌肉,配合艾灸或許能舒服些?第一次推背+艾灸后,他盯著自己的手背發怔:“手.好像沒那么涼透了?”第二次調理時,他主動說:“再灸會兒吧,后背暖乎乎的,像曬著太陽。”第三次結束,他居然哼著歌下樓買了碗海鮮粥--“我自己走的,沒讓服務員扶!當晚他給余總發消息:“給我爸媽、岳父母各寄兩瓶,他們冬天總說手腳涼?!备屛乙馔獾氖?,他拉著隔壁桌帶孩子的游客聊:“這精油抹著清清涼涼的,你們要是肩頸酸,我可以幫著問廠家信息,好東西就該被更多人知道。"
原來,“用著舒服就想分享”,是刻在骨子里的善意。
第二幕:袁大姐的“包子香”與小驚喜
度假村長廊的木凳上,我遇見了袁大姐——70歲的人,腰彎得像張弓,扶著欄桿一步一挪,額角的汗順著皺紋往下淌?!懊米樱疫@渾身疼半年了,翻身得老伴抱,下床得他拉…醫生說年紀大了,沒轍?!彼嘈χ?,語氣里全是無奈。
“大姐,要不試試我這精油?純植物的,平時抹著能幫著揉揉肩頸,我給您推推,再灸灸,或許能松快些?”
我蹲下來輕聲說。
她抹了把汗,點頭:“死馬當活馬醫唄?!?/p>
第一次推完,她扶著床頭自己坐了起來:“哎?腰沒那么僵巴了!”第二天早上,我剛開門就聞到香味--袁大姐和老伴端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站在門口:“妹子,昨兒夜里能自己翻身了!這餃子是我們自己包的,您嘗嘗!”
第三天,她又帶著剛蒸的包子來:"再給我做一次吧?我感覺腿也輕快點兒了!"第三次調理后,大姐挺直腰板站在我面前,笑得像個孩子:“你看!我能自己蹲下撿鑰匙了!等回老家,我把地址發你,給我寄幾瓶!我要分給老姐妹,讓她們也操揉肩頸。"原來,"被溫柔以待”的喜悅,會讓人想把甜分給全世界。
第三幕:我也成了“被治愈者!
故事的最后,主角居然是我自己——前天下臺階沒注意,手指撞在欄桿上,瞬間腫得像根胡蘿卜。想起余總的叮囑,我趕緊涂了厚厚一層精油,邊揉邊刮。
第一天:腫沒消,但沒那么鉆心的疼了;
第二天:腫消了一半,能輕輕捏起牙刷;
第三天:完全好了!連個青印子都沒剩。
摸著完好如初的手指,我突然懂了:
這瓶精油的“特別”,不是什么“神奇”,是林科龍腦堅持“純植物提純”的匠心,是每一滴精油里藏著的“溫柔力”——不刻意,卻剛好在需要時,遞上一份熨帖。
寫在最后:
現在看著手機里袁大姐發來的老家地址,看著老陳轉發的“想了解精油”的消息,突然就紅了眼眶,這哪是單純的“產品好用”?
是林科堅持做“純植物精油”的初心,是每一滴精油里藏著的“治愈力”,更是陌生人之間“我想幫你”的善意——因為自己被溫暖過,所以想把這份溫暖,傳遞給更多人!
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被肩頸酸脹、肌肉緊繃困擾,或許可以試試這瓶帶著“溫度”的龍腦精油。畢竟,能幫個人少受點苦,就是最值得分享的“好"
(余總,地址我整理好了--袁大姐要10瓶,老陳要50瓶,還有他朋友想了解……這個夏天,咱們的“溫暖訂要開始啦~)
- 上一篇:【早安暖聞 | 這瓶龍腦油,悄悄解決了她生活里的小麻煩】
- 下一篇:沒有了